30歲前你還不知道的事

30歲前你還不知道的事
 

20到30歲
這段時間可以先存起來,
以後拿來用嗎?

  以為失戀的傷口會有人替你治療;
  以為青春不老,時間還來得及;
  以為成功者,就是自己當老闆;
  以為年紀越大越成熟:
  如果這一切都是否定的,
  你要如何接受自己?肯定自己?
  她曾經創下雜誌月銷售量百萬冊以上的漂亮成績,
  毅然結束13年的上班族職場生涯,卻換來三年後存摺歸零,
  從意氣風發的編輯人,到關門大吉的出版社社長身分……
  人生中途跌了一跤,才發現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青春決心,很傻,也很值得。
  現在她把過去來不及知道的事,重新轉換成為激勵自己的備忘錄。
  希望對你說:沒關係,我們都已經很努力了!
  就算有痛苦悲傷,也不要從人生跑道上逃走!

  30歲前你還不知道的10件事:

  1. 告訴老闆,我願意減薪,因為比起賺多少錢,我更在乎可以在工作中改變成長。
  2. 不要說「大家都那樣做」,因為別人過的日子,我不要複製。
  3. 被讚美的時候,不應該極力否認,過度的謙虛像毒藥一樣,會讓人誤會我沒有能力。
  4. 不管單身或結婚,享受「現在」就是最幸福。
  5. 不怕一年365天重複同樣的工作,也不怕一輩子只做一種行業,永遠當個上班族也很有價值。
  6. 第一名很優秀,但我寧願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而拚命。
  7. 半途而廢不是壞事,因為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8. 有人把失敗和挫折當成人生的負債,但對我來說這是一份最珍貴的財產,有這份禮物我才可以全力以赴。
  9. 不管現在20歲,30歲,40歲,我不再對我的人生喊口號了,無時無刻都要加油太有壓力,容許自己的不完美也很好。
  10. 不管過了20歲,30歲,40歲,我也不再對我的人生說謊了,信以為真的謊話,就像反省千萬次,也不會改變的自己。

作者簡介

金鮮景

   大學主修經濟,進入出版界後,創立了《好想法》、《好朋友》、《文學思想》、企業社報等月刊,發行單行本。如同用篩子篩選,她精選出每個月上千名讀者寄 來的故事,學習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感動的方法。每個月為了做雜誌讀十幾本的書,立下不計其數的決心;每個月為了訪問寫文,見過無數名人,獲得該如何生活會更 好的啟發。不過,當雜誌《好想法》每月發行量突破數百萬冊時,基於要為自己製造好想法的決定,結束13年的職場生涯。從本部長的位置退下,變成米蟲的第一 天,丈夫要她試著自己當老闆,把過去累積的儲蓄存摺遞給她。「憑我能當老闆?」儘管起先有些遲疑,但憑著「現在不做,什麼時候做」的想法,最終在弘大附近 找了一間辦公室,當起怠惰的老闆。之後發行了《小森林》,宣揚連好想法都放下的那種「愜意感」。然而,雜誌在25期結束,將呈現赤字的存摺還給丈夫後,畫 下句點。結果不知不覺間就到了40歲。某天早晨發現已然成為蟑螂的自己,十分訝異。追究自己失去什麼的過程,領悟出「在茫然中的失去,反而是一種獲得」的 悖論,並重新開始計數,41歲、42歲……她苦惱著要不要寫履歷表,心想:既然現在什麼都沒有,就什麼事都能做,即使從底層做起也可以。因此,這本書可說 是細細回顧想要過得轟轟烈烈,卻引來更多後悔,仍堅強熬過來的三十幾歲,所寫下的成長紀錄。

譯者簡介

李佩諭

  政治大學韓文系畢,現為自由譯者。曾翻譯多部韓劇,譯書作品緩慢累積中。


 

目錄

003致台灣讀者
016【Prologue】 重新準備履歷表 

Part01
026 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做到最後
031 達利的夢想是成為薩爾瓦多.達利
035 安穩的路是亡者之路 
040 未曾失敗的人,是即將面臨失敗的人
045 人際關係狹隘,不代表人生失敗 
049 別在意他人的眼光 

活著活著,發現媽媽的話是對的
活著活著,發現媽媽的話是錯的

Part02
060 與其因年薪少而忿忿不平,不如多加體驗
065 不管是結婚或單身,只要幸福就好 
070 過度謙虛是毒藥 
075 了解父母的人生,預見自己的未來
080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生活指南
085 如果不笑,開心的事也不會發生 
090 偶爾會有明知不可為,仍做出愚蠢選擇的時候

日後覺得無關緊要的事
日後覺得非同小可的事

Part03
100 不管有沒有錢,都要建立一個原則
105 沒戀人一定有原因
110 家人間的祕密讓彼此變成壞人
116 我有什麼都不選的自由
121 世上沒有微不足道的事,只有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笨蛋
127 擁有許多想忘掉的記憶,是努力活下來的證據
132 如果無法擁有,那就享受 

談戀愛的時候失去的東西
談戀愛的時候獲得的東西

Part04
142 「大家都那樣做」,別躲在這句話的背後 
147 越是想逃的時候,越要迎面而戰 
151 沒房子登記在我名下也無所謂 
157 傷口沒有人會替你治療
162 唯有認識真正的「我」,方能活得抬頭挺胸 
167 拼命預防老化都是白費工夫

越活越艱辛的事
越活越輕鬆的事 

Part05
178 我的缺點和自卑,是絕無僅有的財產
183 如何度過獨處的時間
188 擔心表示我們沒有確實苦惱過 
193 家人不是讓你依賴的 
199 始終當個上班族,也是件有意義的事
203 人格是拯救自我的飯碗
209 人生本來就很苦,別假裝害怕

值得等待的事
建議放棄的事

Part06
220 有生以來做過最對的事,就是生小孩
225 不滿必須努力即時解決 
229 唯一能拯救自己人生的人,就是自己 
234 真正的生活風格,是從困境中誕生的
239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延遲的只有幸福
244 即使做不好,還是想做的話,做就對了
249 原諒反省過幾萬次,卻沒有改變的自己


作者序言

致台灣讀者

  我是以上班族、媽媽、妻子的身分過活,非常平凡的韓國女性。這本書談的是我像時鐘齒輪般忙碌地生活,直到四十歲,被門檻稍微絆了一跤,才「哦?」的一聲回頭張望的故事。

  就像是,喚起在不停奔忙的過去裡凝結的後悔與遺憾、幹得好的事和做不好的事、喜悅、悲傷、小小的絕望、希望……收支平衡一下。絞盡腦汁寫下一行行文字的時候沒發現,等到書籍出版後,才明白寫作是為了好好度過未來人生的「門檻跨越」──我自己的獨門儀式。

   平常我總覺得自己是「想法太多的雞」(我屬十二生肖中的雞)。不,正確來說,應該是雜念。若說「雜念」是對生活沒有幫助的低等無用想法,那我就是雜念過 多,自尋傷害,陷入憂鬱及自卑感的小心眼人。寫這本書的期間,我整理了過去折磨(?)我的雜念,讓我能完全接受自我和生命。然後安心地想:「是啊,這樣就 算不錯了」激勵自己,期待往後的生活,並產生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心。

  人生似乎需要一段整理自我想法的時期,認真思索自己的生命。地球住著六十億人口,六十億人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全都不同。但肯定的是,只要不失去自我,勤於檢視自己以什麼樣的想法過活,便極可能擁有比現在更棒的專屬人生。

   這本書的書名《三十歲前你還不知道的事》,關鍵字是「三十」。在韓國,「三十」給人一種微妙的感覺。該是自立的時期,卻依然不穩定,懷疑自己走的路是否 正確。身體是大人,內心卻藏著不安又多慮的小孩。希望這本書能給這樣的大人帶來溫暖的慰藉及掌聲。以平安通過三十關卡,朝氣蓬勃的四十大嬸的身分。

  台灣讀者的三十歲是怎樣的情況,我非常好奇。希望這本書能為台灣讀者帶來「溫暖回顧」的機會。謝謝。

《30歲前你還不知道的事》作者金鮮景

前言

重新準備履歷表

  真的冷不防地就到了四十歲。作為抵達四十歲的紀念,我送自己一面鏡子當禮物。過去我經常以「無論何時都別忘了自我」的含意,送鏡子給離職或轉調的後輩,我想現在也該是我需要的時候了。

   年紀變大,跟爬樓梯很類似。如同每當往更高一階走去,眼前就會展開不同的風景,隨著年紀一歲、兩歲的增加,也會用不同以往的視線看著自己和世界。過了四 十階的我,吐著遺憾與安心的氣息,就像是走在烈日底下,進入蔭涼處的感覺。一方面對沒能實現的事感到遺憾,另一方面也覺得可以放下辦不到的事、無謂的期待 而感到安心。

  從二十到三十,真不懂當時為什麼那麼黯淡、痛苦、寂寞,又愛發脾氣。明明有許多想獲得認同、想做的事,卻總是覺得自己被忽 略,不被世界接受。現在回想起來很羞恥,那時候的我好蠢。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也沒有非得嘗試不可的夢想。年輕茫茫什麼都有可能,但會不會是因為不曉得該 做什麼?做跟書籍有關的事好像很不錯的期待,將我引向出版界,不過小雜誌社給的待遇只讓我更茫然。薪資微薄,工作量卻很重,經常加班熬夜到天亮。當時我不 滿自己的處境,動不動就生氣。這不僅是因為身體上的疲倦,也是對自己必須做著這種(?)事感到憤怒。原本想受人認同、獲得矚目,展翅高飛,卻只覺得自己的 工作微不足道又狼狽。

  不過,那個時期的青春總是不夠成熟,尚未發展完全,難免有很多空隙。世上沒有任何地方會對人生的初學者釋出善意, 所以年輕人不管做什麼都覺得很累、很不滿,是理所當然的。實際上,能明確區分自己想做的事和擅長的事是什麼的人,不到百分之十。因此,若對現在做的事不確 定的話,就更需要猛力地衝撞。會順利嗎?我有本事嗎?請收起這些顧慮,不要猶豫。

  路的盡頭總會連接其他的路。
  不做的話,就什麼也不會發生。

   等候足以改變人生的完美瞬間出現,責怪環境、埋怨社會、感嘆才能不足……即使那是正當理由,但如果現在無法靠自己力量扭轉的話,是不是該挑戰看看?或許 會懷疑這條路對不對,不過那條路是否正確,得走過才知道。假設走了以後發現不對呢?只要另尋一條路即可。不,應該說是路的盡頭總會連接其他的路。

  「生存或毀滅,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句話出自《哈姆雷特》,是年輕人必須牢記在心的獨白。得先用「生存或毀滅」的決心穿越青春,等過了四十,來到五十、六十的時候,才能過著不會後悔的人生。說不定人生最簡單的生存方式,就在那段猛烈裡面。

   這種故事太常聽到,或許你會覺得很膩,可是明明知道,卻很少人照著那樣生活。當雜誌記者時,我所遇到的人在自己的領域都有確實的地位。他們的共通點是, 無論年輕時期多麼徬徨無助,絕不寬待自己。只有高中學歷,在韓國標本界備受尊崇的劉英南(Yu Yeong-nam)標本師;本來想當詩人,卻考上第二志願的動物學系,從此踏上動物行為學者之路的崔在天(Choe Jae-cheon)教授;待過造紙公司、家具公司、K書中心、攤販、汽車維修中心,四十六歲開始唱歌的傳統曲藝家張士益(Jang Sa-ik)……他們在接受現實的同時,逐步發展人生。

  我在三十歲左右認識的馬拉松選手李鳳柱(當時他也三十歲),他每天早上五點起 床,慢跑二~三個小時,從不懈怠,下雨天也會到跑道報到。如果因為下雨就不出去,他怕那天會從此變成習慣。連世界級的馬拉松選手都在跟日常的小誘惑奮戰, 壓抑想再睡一會兒、想去玩的心情,對自己的能力抱持懷疑與不安,踏出了一步又一步。我在訪問他們的時候,不斷地檢視自己。他們的掙扎和煩惱,其實跟我沒太 大的差異。他們並非天生擁有不同凡響的意志力,反而有著比別人脆弱、柔軟的一面。若要說哪裡不同,大概只是多一點勇敢而已。他們具有世上最強的力量—從內 心迸發的自主能力。

  法國文豪米歇爾.圖尼埃(Michel Tournier)曾說:「人類的不幸在於,無法充分擁有生存法則的人生。」我透過他們提前掌握到「生存法則」,運氣算不錯。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不做的話,就什麼也不會發生」。

  在不斷地跌倒中,
  看著自己比過去稍微進步……

   當《好想法》成長為國民雜誌之際,我決定替自己好好想一想,結束了職場生涯。後來我想製作一本具有舒適感的雜誌,讓人卸除心中所有的想法,包括好的想 法。雜誌雖然創刊了,卻以失敗收場。大概是個性膽小又容易受傷的我,不適合經營公司吧。赤字的存摺和二十五本雜誌,是三年來我傾注了所有,最後剩下的東 西。而且,我四十歲了。應該要有所成就的時期,我卻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切。我細數著失去的東西,陷入迷惘的某一天,年幼的女兒對我說:「媽媽,即使如此,妳 還是做得很好。因為那是妳想做的事嘛!」那瞬間,我腦中的開關彷彿被開啟,頓時豁然開朗。我領悟到「失去反而是一種獲得」,並開始重新計數,四十一歲、四 十二歲……過去被稱為最優秀的編輯,到現在變成失敗的雜誌社老闆,我一無所有,卻好像什麼都能辦到。當我在胡說八道也好,總之我正在苦惱要不要投履歷。

  四十,雖然許多時間已流逝,但還要走下去的日子也不少。我以失敗為契機回首過去,覺得自己能在人生還剩下很多的時候反省,相當值得慶幸,甚至認為我失敗得恰到時機。

  因此,這本書對想要成功,獲得熱烈掌聲的人來說,完全沒有幫助。若是為了預防失敗於未然而看這本書,肯定會失望。它只能讓人在不斷地跌倒中,對自己的愚蠢感到羞恥中,慢慢地變好。看著自己比過去稍微進步,並相信有機會成功的話,這本書就算發揮了一點功用。

  不懂為何要如此生活,責怪自己的人;經常陷入絕望,懷疑這條路是否正確的人;想好好表現,卻不敢做出果斷決定的三十歲靈魂......期望這本書能為這些人帶來生活上的小啟發。等到某天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會像突然迎接不速之客那樣感到恐慌。

   不久前,我沿途問路,終於找到了美食報導介紹的中國料理店。用各種海鮮熬煮的湯汁看起來很美味,實際吃了辣海鮮湯麵以後,卻大失所望。整碗麵辣到我吃不 完。原本看到精美的圖片和寫得很可口的文字,令我垂涎欲滴,沒想到卻不合胃口。我擔心這本書會像那碗中看不中吃的辣海鮮湯麵。

  當然,如果是聰明靈敏的讀者,就會知道人生最重要的經驗不在書中,而在於自己的雙腳,親身的體驗、觀察和煩惱皆能讓人生變更好。我相信讀者的智慧,希望能減少我對自己文筆不熟練的羞愧感。

 

arrow
arrow

    晴空亂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